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www.nscac.cn)成立于2018年,中心首创标准化文物艺术品评级体系于2022年10月10日正式面向社会开展收评业务,中心评级产品均采用赔付担保制,主营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文物标本、钱币票证及非遗文创产品的真伪鉴定、价值评估、品相评定、备案鉴证、溯源认证、保藏养护等多维度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服务。
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2023年2月获全国工商直属商会全联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和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公司联合战略参股。
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建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民间文物艺术品数据库”项目执行单位。
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2022年战略并购“觅泉”北京觅泉科技有限公司(原名北京心旷科技有限公司),觅泉拥有全国领先的钱币数据库,已上线“查版”与“评级”两款藏友们经常使用的行业服务,2022年3月觅泉成为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版别认证事业部,觅泉将以更加专业的团队服务全国泉友。
认可资格
1、监制单位: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商会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国家级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组织信誉背书。
2、认可单位: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中心作为国有文物商店联盟的鉴定评级质检方。
3、数据接入: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民间文物艺术品数据库,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文化执法认可的数据系统。
4、标准执行: 首家执行行业团体标准的评级机构 (T/CFCR003-2019 ) 、(T/CFCR008-2023) 解决了评级业态无标可依的混乱局面。
5、司法鉴定:接受某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行业荣誉
1、国标文物评级: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一带一路”文旅发展论坛“战略合作伙伴”(独立荣誉)
2、觅泉:全国工商联、中华工商时报社“创新中国”《2022年度优秀案例——完善行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团体荣誉)
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
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重点项目【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财文资[2015]21号)】,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直接策划下成立的国家级艺术品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有文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净化艺术品市场,推动艺术品市场立法,建立艺术品溯源体系,服务于艺术品市场行业健康发展。平台数据将接入并收录至集团负责建设的文化和旅游部艺术数字资源库。
平台是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负责具体执行。为了将该重大项目成果转化成适用于艺术品市场的产品,服务艺术品市场、产业的发展,确保国有资产项目保值增值,担当文化央企的社会责任,发挥应有的市场经济效应。
平台依托艺术品鉴证备案项目平台及核心技术、整合不同艺术品类行业资源,广泛开展艺术品备案(数据采集)、鉴证、溯源、数字版权、艺术品IP运营、艺术渲染AR、艺术品经营、艺术品金融、标准制定、维权、文化数字化培训等业务,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艺术品鉴证备案数据库、溯源中心与展示中心,有效破解国内当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难题,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扩大市场消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民间文物艺术品数据库由央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共建,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负责具体执行。采取评级封装的业务模式,鉴定评级结论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鉴定评估委员会监制,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专家委员会负责销售范围内产品审核,质保责任由国标文物评级检测认证中心负责。所评级产品查询信息均纳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平台,入库的社会文物艺术品均“做出土(水)情况判定”、“墓葬随葬品场景分析”、“建筑构件及不可以动文物构件范围论证”、“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比对”等多项政策性论证,确保入库藏品均为可依法流通的民间文物。